新购入的微单,功能太多,不太懂操作。直接拍个视频玩玩。有点意外其收音功能还挺好。为了摆到网页上,强制把2G文件压缩成58M,虽失真不少,不过还是很想借视频分享一点点听CD时的感受。
大约7岁的时候,老爸有一天下午和几个朋友抬了几个大纸皮箱回家。一看外包装有易碎之类的图案就猜到是电器啦。小孩子喜欢凑热闹,当然第一时间冲过去和大人一起拆包装。
拆开第一个纸皮箱后,看到的是一台金属外壳、金灿灿的长方体和些电线、说明书。因为小时候老跟着老爸屁股,长期混在中年男人堆中,穿梭各种商场、电器城和淘街。 一看其熟悉的外观就知道是Hifi功放啦,再看看醒目的Pioneer标志,哇塞,传说中的先锋,居然出现在我家。兴奋死我了。
92年的时候,第一批外企人员工资每月大概600-1500RMB。一台中端日系品牌功放或者CD机就要2-3K。一套下来最少都7,8K跑不掉。虽然有点小贵,但还是有不少发烧友会咬咬牙购入。那时候马兰士、安桥、天龙、先锋、YAMAHA、JVC、松下、索尼……百花齐放,各有其支持者。烧友们聚会,你一句我一句,热闹非常。
轮到开第二个纸皮箱了,是一台黑色的、外观非常精致的CD机,还配有个小巧可爱的遥控。牌子则是大名鼎鼎的JVC。 心跳再次加速。心里默念:帅呆了帅呆了。
跟着迫不期待要看的当然就是音箱啦。我都分不清是惊喜还是惊吓,是一对和我差不多高的8寸落地音箱。不过只有个框架,高、中、低音喇叭和喇叭线都是后来慢慢接上去的。那堆男人前前后后折腾了两、三小时,才把所有器材组合起来。然后反复设定和调试。
等呀等、等呀等。终于在晚饭前正式播放第一张CD:蔡琴 – 老歌。
老爸轻按CD机上三角键,光盘托盘慢悠悠地弹出来,然后轻轻打开CD盒,再轻轻把CD放到托盘上。按多次三角键,让托盘把CD送进机子里。最后按播放按钮,动人的音乐随即在房间里飘扬起来,萦绕每个人的身边,被优美音乐包裹的感觉实在太美妙了。(音响的声场足够宽广、就会有这种美妙的感受)
这种乐趣是会上瘾的,因为自那天起,我每天放学回家第一时间就是去洗澡,然后就像只大懒猫那样摊在大厅的沙发上享受Hifi音乐。每张CD都会配个小画册(内有演唱者写真和每首歌的歌词)写真的色调、意境都是和该张专辑的主题相匹配的,一边欣赏美照、一边听歌、一边跟着哼。所有元素在音乐的带动下,瞬间融为一体。那种沉浸感,会让你不知不觉在现实中抽离,暂时忘记那烦人的功课。全身心的投入于每个音符的乐音中,心随着旋律的脉动而雀跃。
刚听的几年,没有意识说要买谁谁谁的CD,反正老爸听什么,我就听什么。他主要是听香港80-90年代的流行曲,尤其喜欢陈百强、谭咏麟、张学友、邓丽君、邝美云……我小时候也是特别喜欢陈百强,觉得他的声音好清澈温柔,由于年龄太小不懂感情的东西,就算伤感的歌都听出很温暖的感觉。
有一天突然听到张日文CD,旋律好熟悉,但是一种从没听到过的风味,像在你耳边轻声低吟,暖彻心扉。这个人的名字好特别,四个字的,叫玉置浩二。80、90年代,很多港台歌手都翻唱过他的歌。听叔叔们聊天说,他和中岛美雪养活了香港大半个乐坛,呵呵。只要听过玉置大叔的原唱,再听香港歌手的改编翻唱,香港歌手演绎的油腻感显露无遗。
《酒红色的心》虽然是99年的专辑,现在听还是很有味道,一点都不脱节。非常有格调。
《夢のつづき 》(梦的延续)
全张专辑我最喜欢的一首歌,细腻缠绵、慵懒而又富有情调。曾经在很多个晚上repeat又repeat。


《悲しみにさよなら》 (告别悲伤)
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心灵就被震撼到了,安静一个人舔伤口,洒脱地和悲伤说bye bye,这不就是我们中年人常常做的吗?
《朝の日ざしに君がいて》 (朝阳中有你)
有时遭遇某些人和事之后感到自己很苦的时候,就会听这首歌。鼓励自己,无论又多少暗礁都好,我都不用恐惧,因为有老公和儿子在身边。

借给你推荐一下,我最近单曲循环的《クルマレテ》 真的是太棒了!
音乐会版本我估计你会更喜欢,但是我没找到超清的视频链接,可惜了!!
クルマレテ (2015 河口湖音乐会)
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av3853105/
是这个:
https://music.163.com/#/video?id=4A7CA401EB028A459BFB9087C3F946E9
开口跪 这是我失眠入夜时催眠曲!
玉置浩二 和中孝介 嗓音 给我一直很治愈的感觉~
是啊。有时运气不好遇到些恶人恶事,很无奈感到很受伤。就会边听他们的边慢慢舔伤口。
对。会让自己静下来,我最喜欢在厦门海边吹着海风就我一个人坐在岸边听着歌。
玉置大叔的这张专辑我也有。
国内的CD架子上有不少收藏品,后来听的机会越来越少。
现在完全是AppleMusic解决一切啦。笑
和以前整张专辑整张专辑听歌习惯的不同是,
现在人们喜欢听Playlist。很难系统地去理解一个歌手。
健身的时候听健身的Playlist,跑步的时候听跑步的Playlist,挤电车上班又有对应的Playlist……这就是现在人们听歌的习惯吧。
一语中的。现在找歌听太轻易了。
即使是刚有网络的时候,我们还要上论坛花时间找喜欢歌手的专辑,然后花时间下载解压,才能真的能听到。更别说要去电器城买录音带、买CD的年代了。为了不辜负自己的付出,都会比较投入去听每首歌。
现在一切来得太轻易,就不会那么珍惜。久而久之,就变得很快餐。有些新生代歌手甚至专辑都不用出了,直接出一两首比较抢耳的歌曲就能爆红。呵呵。
初中时代流行随身Cd机,很带感。
呵呵。看来大家都是同一个年代的人,感受都相似。
没有玩过CD,家里没有CD机,只在车上放过CD唱片。
但我知道,CD配音响,是那一段时期潮流和身份的象征。
那时候兴趣娱乐没现在那么多。反正一有新东西出来,大家就蜂拥地想去尝试和拥有。
尤其是男人。贪玩的本质从小到大都没变过,只是玩具一件比一件昂贵而已。
我中学时代买了整整半个抽屉的CD,到现在还在,尽管现在各种听歌的APP很方便,但还是喜欢实体介质拿在手里的温暖感觉
嗯嗯,好同意。我现在的微信每天有一半以上的信息都是和工作有关。每天回到家,只有扔下手机的那一刻,才感觉有自己的时间,有自己的生活。所以也特别享受和珍惜抛开数码产品,可以专心听CD的时间。
玉置浩二!!!!
他真是宝藏啊!
嗯嗯嗯。玉置大叔的演唱方式好独特,声音听着特别高级,很小声的低音都会触动到我的心。
欢迎Sherry姐姐,抱抱。
他真的好多面也很会唱啊!!!!
么么叽~
哇,好潮的老爸~我小时候家里都是听磁带,各种童话故事都是磁带听来的
后来家里买了VCD,淘汰以后又换成DVD,周末家里变成练歌房哈哈哈
有有有。VCD出来后,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套音响。一到周末人人都变歌神、歌后。你试下现在带老人家去K房,会有种马上回到解放前的感觉。哈哈哈。
慢慢听完,我的麦博小音箱放出来完全没效果 我怀疑我耳聋…
呵呵。你的耳朵没问题的啦,只是我的网站空间有限,无法放无损音频文件上来。有兴趣的话,可以去试试找无损音频听。或许会有惊喜。
啊哈,听完歌曲,睡觉~~
呵呵。睡个好觉喔。